漫长的海外华人移民史

漫长的海外华人移民史

中国是继印度和墨西哥之后移民海外人数最多的国家。自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通,便有一代又一代华人远走海外,书写了一部源远流长的中国移民史。

  • 作者:庄国土
  • 中国福建省华侨大学客座教授,厦门大学教授,主要研究中华民族史和中国国际关系史,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

国际移民组织(IOM)的数据显示,海外华人目前超过1070万,如果算上他们的子孙后代,总数约有6000万。

这是全球最庞大的移民群体之一。中国的移民史由来已久——始于2000多年前华人开通海上丝绸之路,那时的移民主要迁往东南亚。到15世纪初,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(今印度尼西亚)已经建起了几座华埠,分别居住着数以千计的海外华人。

大规模移民是从16世纪末开始的。当时,欧洲人已经在远东站稳了脚跟,打算将这片地区纳入世界贸易网。欧洲各国竞相发展和扩张在东南亚的殖民地,对中国商人和劳工的需求应运而生。

17世纪初,东南亚约有10万海外华人,日本约有2到3万,他们主要从事贸易和手工业。到19世纪中叶,海外华人已经发展到150万,大部分居住在东南亚。在日华人也已经融入了日本社会。

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

中国的第二次移民潮出现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初。非技术工人,也就是所谓的“契约华工苦力”,是这次移民潮的主流。经过19世纪中期的两次鸦片战争,英国和法国迫使清政府批准大量中国劳工前往西方国家及其殖民地,以替代黑奴。中国人从此开始走向世界各地——从东南亚到美洲、非洲、欧洲和澳大利亚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太平洋地区爆发之前,东南亚经济一度繁荣,进一步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,而中国移民刚好满足了这项需求。到20世纪40年代初,世界各地的华侨达到850万左右,其中90%以上生活在东南亚。

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国家不再允许大规模移民,延续了300多年的华人移民潮就此中断,这样的状况持续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。

第三次华人移民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,是当时全球移民浪潮的一部分。大多数移民来自中国大陆,也有部分来自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,他们主要迁往工业化国家。当时华人移民海外的首选目的地是美国。

20世纪80年代,中国移民主要迁往工业化国家

近年来,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、对外贸易发展,大批中国人选择前往发展中国家。进入中亚、西亚、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中国移民数量激增。

修建铁路和开采金矿

无论是在东南亚的热带国家,还是在欧洲和美洲的温带国家,海外华人都为建设新家园贡献良多。18世纪的东南亚,是他们率先修筑公路,开垦荒地;19世纪的美国,他们建设了港口和城市,并开采黄金;20世纪的欧洲,他们修建了铁路,开起餐馆和杂货店。

中国移民有着勤劳节俭的传统,为安然度过经济难关,他们往往会攒钱投资房产,并由此在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。每当危机来袭,海外华人总是有能力自保,一般不用向亲朋好友求助,更别说向陌生的社会求援。

海外华人与祖国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。他们视中国为故土,这种眷恋之情往往会传递给子孙后代。华人移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接济家乡的亲朋,通过汇款从经济上帮助家人是海外华人的传统。近百年来,华侨还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,中国政府接受的外国投资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来自海外华侨。

特征和成见

海外华人以勤劳节俭著称。在世界各地,华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。海外华人家庭——无论贫富,都愿意为确保子女得到最好的教育而作出牺牲。

在世界各地,华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

这些特点有时加深了外界对于华人移民群体的成见,也进一步扩大了华人与所在国家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鸿沟。

然而,面对如此庞大的移民群体,不可能一概而论。在多种文化不断相互交流的全球化世界里,凡试图给某些群体贴标签的做法都是缺乏远见和理性的。世界正在日益走向融合,而海外华人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确立自己的身份。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,针对东亚族裔的歧视随之而来,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不过,海外华人几百年来已经形成了抵御这些成见的能力,或许可以帮助他们应对难题。

来源:UNESCO 信使

看点编辑

Author: 看点编辑

看点新闻™主编 At Press News,只发布最热门、有深度的新闻及知识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