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智能手机大厂苹果(Apple)传出已加速在越南和印度等国增设产线,引发各界关注外资供应链“去中化”的发展。观察人士说,苹果带头出走中国,未来恐引发骨牌效应,其中,印度的劳力成本低廉等有利因素,具有取代中国、成为全球下一个制造工厂的潜力,不过,印度的人才、基础建设和供应链等整体制造环境的成本优化将是这波供应链“去中化”趋势能否成功的最大挑战。
根据美媒《华尔街日报》近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报道称,苹果已要求供应商加速在中国以外的生产基地建立产线,“特别是印度和越南”两国,以降低对富士康(Foxconn)郑州厂的过度依赖。
该文引述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称,富士康郑州厂一度占苹果85%的iPhone组装产能,不过,据位于香港的天风国际证券分西师郭明錤预估,员工风波重创郑州厂的产能利用率,使得苹果iPhone第四季的总出货量减少20%,比预期少了近2000万台,这让不少美国客户的圣诞节iPhone订单都不得不延迟出货。
郭明錤还说,为分散风险,苹果打算将印度的产量由现行的个位数占比,最终拉高至40-45%。